癌症|患晚期肝癌全身痛症情緒低落 中醫針灸治療紓緩痛楚調節心情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3/11/24 11:47

分享:

分享:

(iStock圖片)

晚期癌症病人面對種種治療副作用,甚至由癌症引起的痛症、疲倦、胃口差等症狀,往往都對身心造成龐大壓力,使生活質素變差。面對這些問題,其實針灸有效「對症下藥」,紓緩疼痛及其他不適。中醫師會因應病人體質和症狀揀選對應的穴位作針灸,治身也治心。

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、註冊中醫陳海勇博士解釋,癌症病人大部分本虛標實,正氣不足,屬陽虛、陰虛或氣血虧虛體質。而隨病情進展,或化療等治療亦有機會導致血瘀或痰濕,令氣血運行不暢,誘發一連串症狀:「氣虛者易乏力、胃口差,痰濕血瘀者好多時更會引起疼痛。」加上面對癌症容易緊張焦慮,體內肝氣鬱結,更會出現抑鬱等情志問題。

按體質症狀揀穴位針灸

面對上述問題,陳博士指針灸可針對性補氣血、化痰濕、扶正氣。中醫會先望聞問切了解病人的體質,透過辨證論治制定一系列穴位為病人進行治療,位置因人而異。

他續指,癌症病人於手術、化電療前後,都可以針灸:「如化療、手術前明顯焦慮、緊張、失眠,針灸也有助紓緩情緒。化療後身體變虛,會作嘔、疲倦,也有穴位可以補虛、止嘔、改善胃口。」特別的是,若病人怕手術後傷口疼痛,針刺阿是穴有助止痛,而術前針灸或按壓穴位,術後再繼續補強,也有助紓緩痛楚。若病人因癌症或治療出現痛症,陳博士指可視乎痛症屬氣血不足的虛痛,抑或經絡不通的實痛,選擇合適的穴位針灸。

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、註冊中醫陳海勇博士指,中醫會因應病人體質、病徵、痛症位置制定針灸穴位,位置因人而異。(陳靜儀攝)

為晚期患者紓痛止瀉

曾有晚期肝癌病人,因癌細胞轉移而痛症遍佈全身。陳博士指其面色晦暗,身體消瘦,長期飽受痛症折磨更令他情緒低落,每天都要服止痛藥。「病人正氣不足,另有肝鬱、血瘀等問題。我們於其頭、手腳及腹部施針,有安神的百會、印堂穴,有補氣血的氣海、關元穴,也有四肢的足三里、陰陵泉、太衝、合谷穴等。考慮到癌症轉移的病人痛症不會集中於同一位置,故我們會因應其疼痛位置施針,如腰、背等都有,另亦有有助疏肝的穴位。」

陳博士續分享,針灸1次後病人的痛症即時有改善,而經過9次針灸後,病人的痛楚大大散去,更無須再服止痛藥。另外,針灸亦有疏肝解鬱之效,病人因氣滯肝鬱而引發的情志問題,也有明顯改善。

除此之外,有晚期胃癌病人切除胃部後,變得十分容易肚瀉,每日可多達8至9次,不論有否進食都會屙。他因而食寢難安,不但情緒差,形體消瘦,臉色變得蒼白。中醫認為此病人脾虛,針對其肚瀉情況,於腹部穴位施針,如關元、氣海穴等,另亦有位於胃經上的天樞穴。

傳統針灸所用的針較粗,但末期癌症患者已承受大量痛苦,故特意選用痛感較低的幼針,一般只會有輕微皮膚穿刺的感覺。(陳靜儀攝)

當時病人每星期針灸3次,3星期後一天的肚瀉次數減至5次,胃口也有改善,作嘔也減少。「我們會根據病人的體質調整穴位,除了癌症病人常用的補虛穴位外,個別情況如失眠便針有助安神的穴位,肚瀉則針健脾的穴位等。」

持續針灸改善生活質素

針灸一般留針約15至20分鐘,因選用的針灸針粗幼只有0.25至0.3毫米左右,針刺時病人並不會疼痛,或只會有輕微酸脹的氣感。陳博士形容針灸是功效累積的過程,若持續治療,尤其止痛效果相當明顯。惟癌症屬慢性病,末期患者的不適症狀難以完全消失,要康復十分困難,但仍期望可透過針灸大大減輕症狀,持續為病人紓解痛苦,提高生活質素。「針灸可為病人作全身性治療,一方面紓解不適及疼痛,另一方面則減輕精神壓力。」

針灸前後3大注意事項

1.針灸前應進食,空肚針灸後易頭暈

2.針灸後注意保暖,風吹穴位受涼易感冒

3.避免洗冷水澡,洗澡後盡快擦乾身體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港大「針灸輔助西醫紓緩治療」臨床研究

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早前開展有關「針灸輔助西醫紓緩治療」的臨床研究,招募年滿18歲,有一種或以上的明顯不適如疼痛、乏力、噁心、失眠等症狀的晚期癌症患者(血癌除外)參與,透過針灸為病人紓緩有關症狀,費用全免。研究仍在進行中,目前已招募約90位病人,目標於明年1月下旬前收滿120個名額。如對研究計劃感興趣,可聯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(WhatsApp:6609 7948)。

港大「針灸輔助西醫紓緩治療」臨床研究

記者:吳霆俊